珊瑚:亟需保护的海洋“热带雨林”

色彩夺目的珊瑚让人心往,有4种不难养,照着做你也可以养好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前言】珊瑚具有奇特的外形与鲜艳夺目的色彩,活珊瑚对每一位欣赏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事实上,许多水族爱好者,尤其是咸水生物爱好者都会对珊瑚心向往之,也有很多海缸玩家都在鱼缸里着养珊瑚。 养珊瑚无疑是“高大上”的。珊瑚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珊瑚

本文作者:北风飘

我们常说的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构成珊瑚虫的支撑结构。珊瑚和珊瑚虫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被称为海洋里的“热带雨林”。据统计,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0.2%,却生活着2500种鱼类、约700种造礁珊瑚,以及种类还在不断增加的无脊椎动物。我们在海底见到的美丽景象,多与它们有关。

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生,它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它表面绚丽多姿的颜色其实是与其共生的虫黄藻的颜色,就是这种结构十分简单的腔肠动物,却在近些年来遭遇了灭顶之灾。原因很多,但离不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宏观环境讲,珊瑚这种脆弱的海洋生物受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极大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大气变暖使得海洋里的水温升高了约0.68摄氏度,虽然对人类来说不太明显,但对于只适宜生长在22℃~28℃热带水域的珊瑚来说却是毁灭性的重创。由于水温升高,珊瑚被迫驱逐了体内的虫黄藻,结果丧失了食物来源,大批量的珊瑚被饿死,形成恐怖的白化现象。澳洲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珊瑚礁,但却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珊瑚白化。珊瑚一死亡,栖息于上面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随之消失,整片海域陷入死亡般的宁静,几乎没有任何生物。同时,过量的二氧化碳也会造成海水酸化,一样能对珊瑚礁产生严重的威胁。

从地区环境讲,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危害也不可小觑。采摘珊瑚直接破坏珊瑚礁,过度捕捞鱼类影响珊瑚的健康生长,特别是法号螺数量的减少,使得珊瑚的天敌长棘海星疯狂生长,严重压缩了珊瑚的生存空间。除此之外,有些游客下海时使用的防晒霜,其中的一些物质溶解在水中也会危害脆弱的珊瑚虫。

珊瑚出现6500万年前的末日征兆,第六次大灭绝会即将到来吗?

生命很早就在地球上进化出来,最早或可追溯到42.8亿年前,那时地球海洋才刚刚形成1.3亿年。四十多亿年后的今天,地球上生活着大约870万个物种,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陆地上,另外四分之一生活在海洋中。 尽管在过去四十多亿年里,地球上一直生生不息,生命延续

作为生态系统最底层的一链,珊瑚礁的大面积崩溃、消失,会影响到许多海洋动物的生存。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动物由于珊瑚礁的消失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由于气候变化和污染,科学家预测,未来20年内,70%到90%的珊瑚礁或消失殆尽。届时,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无论是海洋,还是天空,陆地,都将遭遇难以挽回的创伤。

在珊瑚礁保护如此严峻且紧迫的形势下,一些科学家采取了尝试“种珊瑚”的补救措施。他们会把珊瑚虫的受精卵收集起来,或者直接从珊瑚上切割小段,然后放在海里培育珊瑚苗,待珊瑚苗长成再返还给原来的珊瑚礁,从而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我囯南海海域也有类似的项目,负责人是有“珊瑚妈妈”之称的黄晖,她已在这里培育了约二十万平方米的珊瑚礁。

但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不同,人工培育珊瑚的难度要大得多。种植者不仅要进行长时间的水下作业,而且必须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珊瑚培育的整个过程漫长且复杂,失败率高,它的生长速度也很慢,一株珊瑚一年内平均只能长10厘米左右,有些甚至不到3厘米。

因此,“种珊瑚”仅能作为一种生态补偿的措施施行。想要依靠“种珊瑚”这种方法完全修复自然,像陆地上的人工林一样快速发展是基本不可能的。要想保护珊瑚,还得靠维持现有的海洋生态环境才行。

本文源自头条号:小小漫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红色不佳人·珊瑚篇(二)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