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万余株珊瑚,盐田民间力量守护深圳这片蓝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5月4日,CCTV-4播放了一部青春励志的纪录电影——《青春中国》,来自盐田梅沙的杨旭聪,与5位新时代青年一起出现在电影中,讲述着自己用行动守护梅沙这片绿水青山的青春故事。 成立义工队伍保护珊瑚海域2.5平方公里 作为梅沙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杨旭聪从小与海
7月4日,2020广东珊瑚普查在深圳大鹏开幕。自2007年起,每年7到10月,广东珊瑚普查志愿者们会在深圳、珠海等海域,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珊瑚普查及种植等活动。珊瑚普查是为了“摸清海洋家底”,以便科研人员制定妥善的珊瑚保护计划。
志愿者素素已经连续6年参加广东珊瑚普查。一早,她就和队友们前往今年珊瑚普查的第一个点位——鹅公湾,那里的海面下生长着上千亩珊瑚群落。
水上水下,两个世界
下海的志愿者们通常要穿厚达3毫米的潜水服,倘若再往下,有人就得穿厚达5毫米的潜水服。船上,素素整装待发,“35摄氏度的天气,穿这个实在太热了。”
“今天海水的能见度不太好,有漂浮物。”尽管嘴上这样说着,素素还是麻利地戴好面镜、背上气瓶,坐在船头往后一仰,扑通一声下了水。
普查开始了,以海面为界,水上水下分成两个世界。
海里能见度仅2米左右,到处悬浮着颗粒状的漂浮物,素素只管一直向下游去。潜下6米深后,她才能看见海底零散分布的珊瑚。这里有新的生命,跟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大,素素判断“它们应该还是宝宝”。周围栖息着海葵,几条小丑鱼在附近逗留。
素素和伙伴把100米长的样带从水底拉起,这条尺子是队员们水下的行进路线,而样带的浮球漂出海面,相当于给岸上的普查队员发出了信号,“可以下水开展普查了”。
2020年广东珊瑚普查活动正式启动
央视网消息:珊瑚礁是众多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着海洋“热带雨林”的美称。但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影响,很多地方的珊瑚礁资源退化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珊瑚礁资源,近日,2020年广东珊瑚普查活动正式开幕。 2020年广东珊瑚普查活动在深圳大鹏新区开启
潜水员志愿者们两两结伴,分成三组,依次下水调查鱼类、无脊椎动物以及珊瑚的情况。他们沿着样带观测,带着微型摄像机随手拍摄,并用铅笔在普查记录板上做数据记录。这需要四肢和头脑配合得足够默契,新手免不了手忙脚乱,有时还没看清楚周围的情况,身体已经不由自主地随海水向前移动。
尽管海面下的普查作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对于船上的队员来说,接下来是长时间的等待。普查工作大概需要近2小时才能结束,除了潜水者呼吸时冒出的气泡,人们无法立刻得知更多水下的情况。
珊瑚普查,渐成规模的水下公益
作为一项水下公益,珊瑚普查需要科研人员和志愿者联动完成。
每次调查前,科研人员要勘测选点,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包括下潜调查时如何使用记录工具、辨别珊瑚种类、判断海底基质等。普查时,每支志愿者队伍还会配备一名科研人员随船指导。
廖宝林自2006年开始从事珊瑚保护工作,他有很多头衔: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副秘书长……但在志愿者中间,他被亲切地称作“小宝老师”,会手把手教新加入的志愿者如何开展普查。素素和很多老队员一样,是“小宝老师”带出来的,已然成为一位普查“熟手”,不但能熟练完成任务,还以老带新。
2020年参与广东珊瑚普查的志愿者超过200人,廖宝林相信这个数字会不断增加:“中国的潜水员在以一个很快的速度增长。潜水培训有一门课专门讲生态保护,潜水员增多,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海洋环境的整体认知程度。”
南方日报记者 徐勉 朱红鲜 实习生 刘思敏 杨晨
本文源自头条号:南方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珊瑚礁:海洋鱼类生物的“家”,它的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及运行的
文 / 图钓客 原创 摄影师 | 胡斌 导读: 陆地上的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同样的道理,海洋中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生态学家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海上长城”、“海洋之肺”。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富饶的生态系统之一。生长珊瑚礁的海域面积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