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五音戏《珊瑚》首次亮相武汉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五音戏《珊瑚》剧照。琴台大剧院供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梅冬妮)五音戏,是山东省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1月4日,它将首次亮相琴台大剧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将带来剧目《珊瑚》与江城观众见面。 “聊斋题材五音戏”一
众所周知,无论是浅海还是深海,大片颜色鲜艳的珊瑚礁都是海底生物栖息的家园,它们能为许多动植物提供生活环境,甚至能影响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
万物诞生于海洋,万物栖息于珊瑚礁,珊瑚礁也因此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
Tips:珊瑚虫是一种构造比较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碳酸钙,自己盖房自己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珊瑚都能形成珊瑚礁,能够营造礁石的只是一小部分,我们称之为造礁珊瑚。
国家公园数量东南亚之最
但,最古老的生态系统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止"运转"。"停运"后的珊瑚礁会是什么样的?
2020 年 8 月,多地的科研人员和环保人士发现,海里的大量珊瑚呈现出白化状态,面临死亡,这些珊瑚礁的白化程度和规模"史上罕见"。曾经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在多地消失了,潜水员们潜入水中只发现"白茫茫的一片,连鱼都没有了,静悄悄的,特别恐怖。"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海洋环境的破坏,珊瑚礁的白化是迅速的,但拯救过程是艰难的。
珊瑚礁对水温、水质极为敏感,全球暖化的发生是珊瑚重要的死因之一。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海水平均温度20℃的等温线内,多数珊瑚生活的适宜水温是 18~29℃。自20 世纪末起,大量的珊瑚因海水温度升高而死亡。
对于在地球上存在长达 5 亿年,面临狂风暴雨、火山爆发都能抵御地球以万年为单位的生态变化的珊瑚来说,人类近百年科技进步带来的区域涉足、工业进程急速推动的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伤害却是非常致命的,缓慢加温的海水更是让它们仿佛置身于烧开的滚水,犹如温水煮青蛙。
其实早在 2004 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就表明,全世界的珊瑚礁就有 11% 正在遭受灭顶之灾,16%已不能发挥生态功能,60% 正面临严重威胁。然而除了白化之外,过度捕捞、污染、海岸工程破坏、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疾病、长棘海星暴发等问题都是威胁珊瑚礁生态环境的原因。
Tips:在最适宜条件下,珊瑚礁每年能生长 1 ~ 3 毫米。从几十米深的海底,建造一个高出海面的珊瑚礁,珊瑚虫们需要花费的时间以数千万年计算。
珊瑚礁三角区里游人如织
有人称,消亡中的珊瑚礁是"正在消失的富饶"。这消失的富饶不仅仅是针对于海洋世界里的生命,同样也深深影响着人类。
至今,东南亚一带有关于珊瑚的观光旅游活动仍然是十分兴盛的。
位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之间呈三角形的 1.8 万平方公里的水域是著名的珊瑚礁三角区(Coral Reef Delta Region ;Coral Triangle)。因为这里拥有庞大的珊瑚礁,所以该区域内生存有种类繁多的珊瑚,生物专家认为,"这里有可能就是地球生命起源的中心",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地带。
占据全球海洋面积1.6% 的珊瑚礁三角区是世界 1/4 海洋生物的家园,海域内拥有超过 600 种珊瑚,占全球珊瑚种类总数的 76%,依赖珊瑚礁生存的鱼类则有 2228 种。在这个地区生活的 3.63 亿人口当中,就有 1.2 亿人以珊瑚礁产生的效益为生计。
五音戏《珊瑚》11月4日亮相武汉
文化武汉【五音戏《珊瑚》11月4日亮相武汉】五音戏是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音戏《珊瑚》将在武汉@琴台大剧院 正式亮相,整剧为轻喜剧风格,人物性格迥异、线条清晰,表演生动,突出强调戏曲美学特征,方言俚语亲切入耳、
珊瑚礁使菲律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潜水目的国之一。以"亚洲潜水之都"著称的菲律宾位于珊瑚礁三角区的中央位置,拥有东南亚的第二大珊瑚礁系统,是世界上海洋生物种类最繁多、海底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浮潜和深潜爱好者、追求水下冒险的探险者热衷的潜水地。在这里50~100 米深的海域里就能寻找到大面积的珊瑚礁,并可以尽情地享受到由 2000 多种海洋鱼类和 400 多种珊瑚种类组合成的水族交响乐。
在印尼,其东部水域一直延伸到珊瑚礁三角区中,珊瑚礁也成为这个千岛之国的财富来源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印度尼西亚,戴上潜水面具潜入海底,欣赏美丽的珊瑚。珊瑚礁这个海洋生态系统还养育了多种可供食用的鱼类。从旅游到渔业,每年印度尼西亚都可以从珊瑚礁上获得极为可观的收入。
如此富饶的珊瑚礁三角区如今也仍然处于消亡中,消亡虽无声无息,却能最终引起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巨大崩溃——人类城市将会失去抵御大风暴潮的保护,渔业和旅游业将会面临淘汰,生存的气候也会随之愈发恶劣。
Tips:珊瑚礁三角区位于西太平洋海洋区域。它包括 6 个国家分 8 个区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所罗门群岛海域。珊瑚礁三角区拥有叹为观止的珊瑚数量和丰富的珊瑚礁生物链,这里还有世界七大海洋龟类中的六种,以及超过 2000 种珊瑚鱼类。
种珊瑚的人
对于珊瑚礁的拯救已然迫在眉睫。根据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所提到的人类只要是在对地球实施着"犯罪",那必然会在地球的"犯罪现场"自觉或不自觉地遗留下痕迹。同理,为了弥补人类对地球产生的伤害,有些人正默默地在海里种珊瑚。
"种珊瑚也是种人心"。2013 年,深圳一群潜水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了一个海洋珊瑚保育公益活动——潜爱大鹏。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种珊瑚组织之一,潜爱大鹏的诞生源于发起人经常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海域潜水的经历,当他们每次看到珊瑚和鱼群时,整个人都感到十分震撼,于是便报名成为了珊瑚礁普查的志愿者。
在种珊瑚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常常身体力行地让渔民们感受到珊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重要作用并将保护海洋生态的信息一点点"种"入人们心中。对于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来说,珊瑚礁是他们潜入海中所期望看到的风景,也是努力再生的风景。
在印尼,有很多年轻的潜水爱好者很乐意参与珊瑚的野放工作,但大多数志愿者通常都只能是把珊瑚简单地野放到海底,很难对其后续生长状态进行跟进和观察,若不幸遇上风暴或暗流、潮涌,刚种下不久的珊瑚就会被冲走,存活率并不高。
为了更高效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极广的珊瑚礁三角区,中国的科研团队也来到了印尼参与珊瑚野放工作。罗杰就是一位在印尼海底种珊瑚的中国博士,他从 2016年就开始来到印尼开展珊瑚野放工作,帮助当地恢复珊瑚礁。
"当时我在巴厘岛西北角的国家公园呆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到整个岛的珊瑚 80% 都在白化,最严重的有 70% 以上在死亡。"罗杰看到的,是史上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它导致了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最高时比往常升高了 3~4 摄氏度。
来到印尼,罗杰第一次受到巨大的震撼,原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给珊瑚带来如此严重的破坏和打击。为了在海底成功地实现"植树造林",罗杰几乎走遍了印尼巴厘岛、龙目岛的每一处海域,了解海水温度的变化,检测水中的微量元素,并在实验室里搭起了模拟真实海洋环境的人工珊瑚礁生态系统,利用灯光模拟浅海光线,在礁石内设有管道模拟暗涌,并通过模拟出的功能区净化水质,还从印尼带回来了小丑鱼、海鳝、珊瑚、砗磲等海洋生物。
通过近十次的尝试,到目前为止,罗杰在印尼野放珊瑚的存活率,已经从最开始的 20% 上升到了现在的 80%。当一株株珊瑚苗重新出现在海底,野生的鱼群开始回游,珊瑚礁再次将鱼类、藻类聚集起来,演化为一座小型的"海底城市",如此发展状态下,相信若干年后,持续生长的珊瑚将会让珊瑚礁三角区这片神秘的海域更加灿烂繁盛……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20年10月刊
本文源自头条号:东博社文旅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圳的脚步》第17期丨沈晓鸣:我们在深圳的海底种珊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深圳报道 沈晓鸣 简介 1974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大学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1997年来到深圳,做过网页设计师,写过报纸专栏,后入深圳晶报做文化编辑,业余时间做摄影师,拍摄深圳的城中村,拍过上百个县级市的政府大楼。2011年开